回首頁
 

古地名沿革2

下一頁

大竹圍
大竹圍

今稱「竹圍」,大竹、竹中、安溪等里及國聖里之一部份。地名起源於創莊當時緊鄰番社,移民聚集而住,形成大集村,其四周環植刺竹,以防禦番人衝突與襲擊。大竹國小就在大竹圍中呢!

當地又慣稱「營盤埔大竹圍」,據推測聚落之發展可能是明鄭時代屯田,或清代駐軍有關。按台灣「營盤」之制起始於明鄭,係鄭氏各鎮「就所駐之地,自耕自己約營盤田」。大竹圍地方可能原為鄭氏兵鎮所墾埔地。

安溪寮 今安溪里,地名由來因泉州府安溪縣移民,在此搭寮成村故得名。
轆沙坑 今名轆山坑,今安里境內。此區地勢較周圍地勢平坦,為一凹陷的山間盆地。


番社口
番社口

包括現在的香山里、牛埔里。地名起源於創建在巴布薩平埔族(Babuza)阿束社(Asock)出入口附近之村莊。

牛埔仔 今牛埔里。在人們尚未到這裡開墾前,此處是一片放養牛羊的荒埔地,於是便叫出牛埔仔這名稱。


阿夷
阿夷

現在泰和國小附近,古夷、寶二里及阿夷、國姓、茄苳、茄南一部分。據當地傳說,往昔有一孩童,為尋其姨母,在路上哭啼,適有路過者問其故,孩童以手指云:「阿姨即住在那個村莊」。從此以後「阿姨」即成為莊名。後來訛轉為「阿夷」。

苦苓腳 今古夷里。因村莊在苦苓樹下自然而然成為「苦苓腳」。
柴坑仔 國聖里境內,在大肚溪南岸。原為巴布薩平埔族(Bubuza)之柴坑仔社。
里。往昔為蔗園地帶,設有糖廠,因水災倒毀故以稱「倒」,後訛傳為「寶
國聖井 國聖里。境內有同治九年創建之永安宮,奉祀玄天上帝。按玄天上帝為明鄭守護神,多見於鄭氏兵鎮屯田聚落內,國聖與國姓同音。據以推斷,國聖井可能是永曆年間鄭氏營鎮駐守屯田之地,在此掘井汲水,因得名。
茄苳腳 茄苳、茄南二里境內。村莊創建於茄苳樹腳下,因得名。
里。建有糖廠,但是位於「寶」南部故稱「下」。
菜公寮 茄苳里北緣。地名由來有二:其一、曾有老人在此築寮吃齋修戒之地。二、當地出產的菜頭很有名,故村內自誇為「菜公」。


渡船頭
渡船頭

三村里。地名由來於村莊建於大肚溪設渡之處。


快官
快官

快官、竹巷、福田、石牌等里及牛埔里境內。據傳其地為入內山交通要衝,因其山、溪相逼近,形勢險阻,設捕快於此,以保行旅安全,故得名。光緒元年(一八七五),開山撫番之議起,內山地區之開發從鹿港、彰化往返之商賈挑夫絡繹不絕,快官為其所必經,派駐捕快之地,蓋捕快官之簡稱。又一說昔有一婦女,名阿快官,在此交通要道上,設飲食攤,以解鹿港入埔里街或赴南投街商人之飢,生意鼎盛,聞名遐邇因得名。

內快官 今快官里。
竹巷 竹巷里。因防風需要聚落遍植竹,謂其村道之在竹林中為竹巷。
風吹巷 福田里境內。地名由來可能是冬季強勁東北季風經貓羅溪谷吹入。
大埔頭 福田里境內。在河階上,原為荒埔之起頭處,因得名。
番仔田 福田里境內,原為巴布薩平埔族人所耕之田,因得名。
石牌坑 石牌里。進入舊社必經於此,故極可能在此曾豎有漢番界碑 。

 

南郭
南郭

光南、華北、華陽、東興、桃源、卦山、中山、等里及西安里之一部分。地名由來在於彰化縣城南門外附近的小村莊,統稱為「南郭」。

蕃社 光南、華北等里。原為巴布薩平埔族半線社活動區域。
三角埔 華陽里。在坑仔內溪與其南側支流間,三角形高亢荒埔地,故得名。境內有彰化高中、彰化高商。
菜園底 東興里。位八卦山西南麓,公園、南郭二路間,東民街東西地域,地勢平坦,為往昔城外菜圃分佈地,因得名。按「底」即裡面的意思。
坑仔內 桃源里。在坑仔內溪兩側谷地,因坑古開寬,多湧泉灌溉,為水稻田分佈地。
南壇 在八卦山西麓,今中山里。因境內之「南山寺」,昔稱南壇因以名。著名的「紅毛井」就在東門外的南壇
八卦山 卦山里。八卦山又稱「定軍山」,名稱與天地會中的「八卦會」有關,按「天地」二字就八卦而言,屬於乾、坤二卦,為八卦之首二,乾隆年間天地會中的八卦會,就是以彰化地區為活動中心。後來也有人稱八卦山為「寮望山」、「望寮山」、「鎮番亭」。
西莊仔 彰化市街區之西南方,縱貫鐵路以東,南瑤路以西,曉陽路兩側地域,即今之西安里。因在彰化縣城西方向之村莊,因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