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
 

古地名沿革2

上一頁

大埔
大埔

今彰化市南瑤、南興、延平、延和、南美等各里及成功里之一部分。地名由來於廣東省大埔縣客籍移民所創建村莊。

岸頭山 今延平里,位於大埔排水溝的岸邊。因此區為一山丘地形,風水佳,被做為墓地。

西勢仔
西勢仔

西勢、新華、新興等各里及興北、忠權等里的一部分。因在彰化市街區的西北方位,所以就叫做「西勢仔」。按「勢」即趨勢,所趨之方向。

二八間仔 今興北里,傳聞往昔建有二十八間簡陋房屋,專收容游民。
過溝仔 今新興里及新華、興北二里之一部份。以前從線西、和美方面,赴彰化市街區,需在此過一灌溉渠「深圳」,而村落就在圳溝的對岸,所以就叫做「過溝仔」。
浮景頭 今西勢里境內。往昔在此曾架設有導水竹管「浮筧」,後訛傳為「浮景」。按「筧」即架設於渡河處的通水竹管。

莿桐腳
莿桐腳

今彰化市莿桐、東芳、西芳、南安等里,地當彰化與鹿港的交界處。地名由來於創建村莊於莿桐樹下。其後因開發的緣故,莿桐樹被大肆砍伐,今已所剩無幾。

頂莿桐腳 莿桐里境內。居民多吳、粘二姓,其中粘姓據稱是旗人的後裔。
下莿桐腳 南安里。
後港仔 東芳、西芳二里。地名由來於村莊建在後方番仔溝岸。

牛稠仔
牛稠仔

福山、中庄、和調、下等里沿中山路往彰南路一帶。因往昔曾在此地設牛稠,以飼放並販賣牛隻之地而得名。

頂、下山腳 今福山里。因位於八卦台地﹝北麓﹞下,因得名。
中莊仔 中庄里。地當阿夷、山腳、牛稠三莊之中間,為赴彰化、南投、台中的三條道路交會處因而得名。
里。清末在此建有糖廠,但是位於「寶」南部故稱「下」。

田中央
田中央

田中里。位於貓羅溪西岸,地當台中盆地出口處。因起初建立村莊時,其四周皆為水田,因而稱為「田中央」。

西門口
西門口

平和、磚窯、水尾等里及西興里的一部分,從彰化往鹿港或秀水的人,總會經過西門口。位於彰化市街區西側西門外,所以稱為「西門口」。

崙仔坪 今崙平里。據說往昔附近為一圓形小剛阜,上有墓地,後來經由整地建村於此,因得稱。「崙」即圓形小丘,「坪」即高且平坦之土地。
三塊厝 平和里與崙平里之間﹝寶里境內也有三塊厝﹞。其地名主要由於起初建莊時只有三戶人家而稱之。西門口有不少「厝」,「厝」是閩南人所稱的房子,和客家人所稱的房子為「屋」不同。這「厝」蘊含太多努力的血汗。是中國人的根,根基立穩,成長才會茁壯。
平和厝

平和里,也就是精誠中學一帶。因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人,在此創建的村莊,為了不忘自己的根源,為了懷念故鄉,便將村名取名為「平和厝」。

磚仔窯 今稱磚瑤莊,即今磚瑤里,位於彰化市之西方。因為往昔有人在此設窯燒磚,因而當地被稱為「磚仔窯」。
水尾仔 磚瑤里境內,位於彰化之西南方向。因位於東西「二圳」的最末端處,因而得名。
張厝 西興里。和平和厝一樣是「厝」,由來起初為張姓居民之血緣聚落,「張厝」即隨著同宗族的族人產生。

小東門外四汛
小東門外四汛

永福里境內。地名由來於清代設置「外四汛」之處,因得名。按設弁帶兵者稱為「汛」,彰化城內設有「城內汛」與「外四汛」。外四汛為統歸撥派防兵守塘之軍事衙門,計管大肚、沙轆、寓鱉頭三塘及兵房十六間。

城腳尾
城腳尾

華山路富貴巷以北到菜市街二段間的區域,往昔在西南段城垣之內側下因得稱。今華山路即拆除古城垣所築者。

竹頭腳
竹頭腳

縣城西南富貴里一帶。過去此處有不少池塘,且竹林茂生,後來,居民伐竹林留下根莖作為地基來建造房屋,這些房屋的特色,便使這裡成為「竹頭腳」。

磺溪
磺溪

今龍山里,屬舊市仔尾的一部份。地名磺溪由來於今培元中學附近之八卦山麓有冷泉湧出,水質含碳、鐵;文人雅士,以「磺溪」為彰化知雅稱。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