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
 

古井的故事

古月井】【國姓井】【紅毛井】【番仔井

古月井

留得牆圍在,泉枯井亦堙。羨他先世福,得遇宰官賢。欲決西江水,遂捐養鶴錢。人間今病渴,誰是況青天。

古月井 並非地名,而係彰化市內一口已經消失的古井。當年彰化有一李氏人家,在他們的庭園裡挖了一口井,於是來這裡取水的人相當多,李家不堪奇擾,便叫人將這口井封掉,不讓大家使用,結果民眾就告到官府去,邑令胡應魁就去勘查,然後捐出自己的薪俸購置此井,讓人免費汲水取用。人民感念胡應魁,於是將此井命名為「古月井」,李宅因井而得名「古月園」。「古」和「月」這兩字合起來不正是「胡」字嗎?

而這口井的位置,據推測應該就在社教館後面,而以前的「古月園」宅第就在文化中心對面的國泰大樓,現已拆除了。

據道光版彰化縣志載:『古月井在東門外八卦山麓,前係居民李氏園中 ,忽湧甘泉,人爭汲焉,邑令胡公乃捐俸購之為井。』並附註:『古月即胡字,也有碑記及,時刻城隍廟壁。』 按胡公即胡應魁,江蘇丹陽人,乾隆甲辰中進士,嘉慶年間任彰化縣令。

古月井碑記,現存於彰化市城隍廟內,原文如下:『神名城隍,何取乎?易曰:「城復于隍」。隍,池也,又壑也。神蓋司一邑之水土者也。彰化之水,因瀕海而味鹹。城以外有甘泉二:曰番仔,曰紅毛。近於李氏園中新得一泉,趨汲者紛若鳧。李惡其擾也塞之,眾鬨爭而訟。予策馬詣勘,井之隸番社者,去城稍遠,往返約二里許,行汲者苦之;紅毛井在八卦山下,視番仔井較近,惜脈細而吝於出,承以瓢,逾刻纔滿,肩桶者每環而俟。循山麓而南馳,至李氏園,眾手去其塞,汨汨清泉,隨指噴溢,距城僅百步。詢之故老,僉云舊有此泉,色濁而味劣,年來忽變甘洌。予聞之而有感矣。

  夫彰城中待水以生者萬室,涓涓二井,何以給之?斯蓋明神降鑒,慮斯民之乏飲,而憫其重勞,陰釀此泉,成萬斛之甘醴,滿注大衢尊中,藉以息百夫之疲骨,潤億人之渴吻耳。今或塞之,神乃恫矣。井渫不食,為我心惻,誰官此土,忍坐視而不為之所也?因捐廉置之,圓鑿而甃以石,竹外一泓,清光朗映,名曰「古月井」。井養不窮,並受其福利。民用昭神貺也。爰詳述端末,勒石於城隍廟,而綴以詩曰:「我馬經行處,披沙得石泉;清光誰與匹,萬古月輪圓。」

  嘉慶辛酉仲春,賜進士出身知彰化縣事加三級胡應魁立,職員楊泰山敬書。』

國姓井

井廢空遺跡,猶留國姓名。泉枯沙不動,泥壅草叢生。指劍靈雖異,沉牛理莫明。只今來覽古,閣閣廳蛙聲。

國聖井 即今彰化市國聖里,在彰化市北方大肚溪南岸一帶國聖國小附近,現在已經找不到遺跡了。

國聖與國姓同音,民間尊稱明末鄭成功為國姓爺,故地名應和明鄭有關。明永曆十八年,鄭氏設北路安撫司於半線,即今彰化;永曆十九年,鄭氏派武平侯劉國軒駐半線,並布屯田制;據以推斷,國聖井可能是明永曆年間鄭氏營鎮駐守屯田之地,在此掘井取水,因得名。

目前該井已不復存,據彰化市志記載其原址在今縱貫鐵路旁邊,因鐵路經過而被掩埋。 國聖里境內有創建於同治九年之永安宮,奉祀 玄天上帝為主神。按玄天上帝為明鄭守護神,故鄭氏兵鎮屯田聚落內常見奉祀之廟。 道光版彰化縣志作『國姓井』,曾記載謂:『在邑治東北六七里,柴坑仔莊後。其水清潔,視之身僅尺許,白沙明淨,里人以繩墜之,則深靡所底,繩盡少頃,石自湧出。以足探之沒脛,則似有從中挽下者,古老相傳,昔有兩牛相觸,一牛誤陷井中,俄頃沉沒,終無俘出。』

紅毛井

紅毛去久矣,留得井一眼。市上水自來,抱甕人不見。木葉封井欄,泉味亦遂變。至今護井神,冷落香煙斷。

紅毛井並非地名,係位於八卦山山腳下,即彰化市中山路二段,也就是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旁邊的中山堂與榮星花園舊址﹝現為停車場,未來預計建五星級飯店﹞間的古井,為彰化縣定十四號古蹟。

傳說此井是荷蘭人所鑿;亦有傳係荷蘭人據台時,為先民所開鑿,因當時傳教士與士兵常去汲水取用,以致稱其為紅毛井。

但依彰化縣志載:『在東門外半里許,泉有數穴,味亦清甘,但吝於出,汲著每環井以俟其出,故老相傳,以為紅夷故井云。』此處所稱紅夷族應即指荷蘭人。 此井至今仍未乾涸,因其井水甘甜清洌,為泡茶最佳水源,故有不少民眾聞名前來取水。但在衛生局檢驗出水質含有大腸菌,且彰化市公所也在井前豎立了不宜生飲之告示牌後,汲水民眾即略顯蕭瑟,但仍可見民眾前來取水。此外,每天早上都有許多婦女前來引井水洗衣服,大家邊洗邊聊天,狀至快樂,一點都感覺不出洗衣服之勞累。

番仔井

言尋番仔井,山下問樵薪。指點模糊處,傳聞未是真。細泉微潤土,朽草暗生燐。頑石知何用,能為碧眼珍。

番子井,據道光版彰化縣志載:『番子井在東門外里許,泉清而甘,以在番子井山下故名。』並附註:『或曰由井而得名,非井以由名也。』

今番子井已不存,依縣志所載推斷,似在今彰化高中門口附近﹝當然也可能是今體育場附近,不夠已難考據了﹞,而番子井山可能是今彰化高中和彰化高商所在地之山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