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寶溼地生態介紹

解說景點二:漁塭養殖區

在灘地「一兼二顧,摸蛤兼洗褲」,在現在的社會是要付出代價的?

漢寶漁塭的前身也是海埔地,當地居民早期將海埔地闢建成漁塭,開始從事七星鱸魚,鹹水吳郭魚和鰻魚的養殖,隨著經濟的波動,養魚的收益漸少,於是漢寶漁民開始從事文蛤漁塭養殖,早期文蛤幼苗必須從灘地上用鐵耙撈取成苗約每公斤800粒,再移入漁塭中人工繁殖,1983年人工育苗成功俗稱「黑沙苗」的文蛤(花蛤)幼苗要在魚塭中花四、五個月的時間慢慢長大為成苗,再移植到潮間帶繁殖,所以現在台灣西海岸的泥質灘地幾乎都人工繁殖不同品種的文蛤,你若到海邊灘地玩,想享受阿媽阿公小時後的,「一兼二顧,摸剌兼洗褲」,在現在是要付出代價的?不要隨便摸蛤。

由於單一養殖文蛤常常導致,漁塭的地利貧瘠,而使文蛤大量暴斃,所以目前漢寶的漁塭中是文蛤幼苗和草蝦或班節蝦混養。

 

漁塭中為什麼會有水車不停的轉動呢?

    漁塭中常見水車日以繼夜不停轉動情景,原來是漁民養殖文蛤或魚類的密度太高,超過漁塭自然供應氧氣的量,於是利用水車將空氣打入水中增加漁塭中的溶氧量。

  高經濟水產養殖的省思

漁塭養殖文蛤給當地漁民帶來不少的經濟利益,但超抽地下水很嚴重,卻也導致了當地地層下陷,每逢潮汐大潮或高潮時而飽受海水倒灌之苦。

漁塭的堤岸的另一功能─漲潮時,提供了潮間帶水鳥一個暫時棲息的落腳處,也賞鳥人觀察、欣賞、辨識、調查計數的好時機。

 

 
   

資料提供:彰化賞鳥學會 

 

 關閉視窗